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汽车 > 新能源 >

拆解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产业链 谁将饮新技术“头啖汤”?

2022-06-30        证券日报

  近日,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麒麟电池的发布引起了电池行业极大关注。虽然麒麟电池还未实现量产,但是业内已经对宁王麒麟电池的供应商有着各种猜测。

  同时,相关概念股的股价也是水涨船高。其中,以松芝股份的股价涨势最为凶猛,截至6月29日,公司股价录得连续9个涨停板。

  热管理技术成关键挑战

  在麒麟电池概念带动下,汽车热管理板块持续受到关注。其中,松芝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主要供应远景能源和宁德时代。目前,公司为江淮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供应商。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麒麟电池创新要点在于结构设计,使得冷却系统能够最大面积覆盖电芯,从而保证pack层面的温控能做到最好。

  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电池系统设计开始从电池包内部优化,向电池包与整车其他总成设计集成转变,其中热管理技术提升将会是电池集成化设计的关键挑战。

  事实上在麒麟电池在今年已持续预热过一段时间。早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汽车百人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就表示公司推出了第三代CTP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而推出的主要原因是应客户对电池“安全且无热扩散”的需求而产生。

  墨柯告诉记者:“宁德时代在如何提高电池安全方面,一直在做持续技术开发,而麒麟电池技术则尝试从电池芯外部通过实现温度控制来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麒麟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材料,意味着宁德时代更需要解决热管理问题,提高安全性能。

  另据中金公司研报分析,高倍率快充是车企及电池企业的重要布局方向,而快充对精细化热管理要求较高,将推动电池热管理系统持续升级。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空间达521亿元。根据测算,燃油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2000元左右,纯电车PTC/传统冷媒热泵/CO2冷媒热泵方案下,热管理单车价值量分别达5000元、7000元、11000元。

  除了松芝股份备受关注外,热管理技术新零件也受到关注,其中,银邦股份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铝热传输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动力电池热管理,已于4月18日披露于宁德时代签署备忘录,将在2022年至2026年,向宁德时代直接或间接供应电池水冷板材最低36.18万吨。

  高镍三元将提高电池成本

  墨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麒麟电池本质是电池结构的创新。2019年,宁德时代首创无模组的电池包CTP,率先使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50%大关;而此次最新发布的麒麟电池,电池包空间利用率从55%提升至72%,间接提升系统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160Wh/kg,三元可达255Wh/kg。

  据了解,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系统提升13%,72%的体积利用率刷新了全球电池集成效率。

  一正极材料厂商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电池材料上看,在电池包利用率提升的基础上,装入更多的三元或者铁锂材料,从而实现续航公里的大幅提升是一个重要逻辑,1000公里续航的突破将优选高镍三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麒麟电池正式发布,三元电池将有望重回巅峰。磷酸铁锂和三元一直是锂电池的两大技术路线,从2018年至2020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均低于三元电池,而随着磷酸铁锂技术提升,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自去年以来三元电池装机量却被磷酸铁锂反超。随着锂价格的提升,磷酸铁锂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太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券商推测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高镍三元的供应商是容百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容百科技明确2023年至2025年底公司将作为宁德时代三元正极粉料“一供”,而公司在高镍、超高镍布局领先行业。

  6月27日容百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大规模量产NCM811产品的同时,也在加快开发高电压类技术及产品。随着镍含量向9系以上发展以及高镍材料高电压化,未来高镍材料会占据三元材料中越来越大的份额。

  虽然业内对于麒麟电池的供应商有所猜测,但有人提出如果麒麟电池采用高镍的三元材料,电池的成本恐怕是一个难题。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三元材料的成本一般占动力电池总成本的51%左右,而高镍的三元材料无疑将提高动力电池的成本。此外,还要考虑镍价的波动,如果镍价过高也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成本高涨。

  近期,镍价已经从高位持续回落,成本压力持续缓解。金川集团于2022年6月28日电解镍(大板)出厂价报181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000元/吨,较三月上旬24万元/吨的价格回调比例约25%。

  目前,麒麟电池计划量产上市时间为2023年。对此,汽车分析师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麒麟电池来说最大的挑战依然是生产成本控制以及技术完善,这是实现量产的关键。(本报记者 矫月 李婷)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