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汽车 > 观察 >

理想汽车遭千名车主投诉:何苦伤害粉丝?

2022-10-09    杨顺兴    产品可靠性报告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重要成员,理想汽车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理想汽车9月遭车主的投诉就超过了千条。投诉的关键词是“欺骗销售”。

  

图片

 

  投诉集中爆发主要源于理想主打车型理想ONE的“停产”和2万元“降价”。尽管理想汽车将此解释为产品迭代与促销去库存。但车主们对这一解释并不买账。

  不少车主反映,在最近几个月购车的时候,理想汽车还刻意隐瞒理想ONE即将停产的信息,且诱导车主帮他们“清库存”。

  车主们因此感觉受到了“欺骗”,很受伤。

  信任危机的另一方面源自理想汽车高管抛售自家股票。理想ONE刚刚宣布停产,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就在二级市场减持100万股,套现逾9000万元。理想汽车“要跑路”的质疑声随之出现。

  众所周知,从特斯拉开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大都是“订单式生产”,支撑订单的主要群体是粉丝群体。

  粉丝对造车新势力有多重要?

  “蔚小理”中,蔚来掌舵人李斌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蔚来老车主推荐产生的订单,在蔚来总销量中的占比超过60%。

  李想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应该深谙粉丝的重要性。问题是:理想汽车缘何推出新车不惜伤害粉丝?

  毕竟,很多时候,成也粉丝,败也粉丝。

  爆发的集中投诉

  9月1日,理想汽车公司官宣,理想ONE汽车将升级换代停产,并优惠两万元销售。9月2日,已购理想ONE车主的集体投诉开始爆发。

  

图片

 

  车友“别拿我鸡腿”诉称,自己于2022年6月30日,在理想汽车上海LCM置汇旭辉零售中心订购一辆理想one汽车,当时售价34.98万元,定金为5000元,订购之时,销售、汽车生产商统一口径,未提及该车辆升级换代停产以及将降价等相关事宜,问到该问题,也均表示没有此计划,不存在降价的情况。2022年8月19日,汽车完成生产并完成提车,未到12天,即2022年9月1日,理想汽车公司就公布理想one汽车将升级换代停产,并优惠两万元销售。“总总行为,存在对本人欺骗、隐瞒、虚假宣传等问题,造成本人损失”。

  《产品可靠性报告》记者梳理发现,“别拿我鸡腿”的投诉颇具代表性,而车友们的诉求也集中在:退还2万元优惠差价;为保证车辆停产后的后续维修事宜,提供终身质保;保留车友更换新款车辆的权利。

  

图片

 

  理想ONE是理想汽车2019年4月推出的首款车型,上市至今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凭借此款畅销车型,理想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说,正是理想的粉丝们,撑起了理想汽车所谓“蔚小理”的地位。

  伴随着投诉发酵,9月3日晚,理想汽车发布《关于理想ONE售后保障及软件升级服务的说明》,9月22日又发出了《致理想车主的一封信》。两次发声的核心内容是:理想ONE停产升级为理想L8,理想ONE车主将享受和新车型同样的售后服务,享有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权益的用户不受任何影响。理想ONE售后零配件的生产与供应保障不少于停产后12年。所有理想ONE用户,在原有的"三年流量无忧方案"基础上,追加赠予三年流量无忧,每月20G免费流量,确保理想ONE车主的用车体验。

  这当然意在抚慰已购车的老车主。只是,就“欺骗销售”问题和“退还2万元”诉求,理想未予正面回应。

  这就导致,两次回应都欠缺了诚意。不少车友表示,最让他们伤心的其实就是“欺骗销售”——“相当于IPHONE14要上市了,我们却花了差不多的钱买了个IPHONE13”,沦为被诱导清库存的“韭菜”。

  也因此老车主们的愤懑并未平息,这些曾经的粉丝或许从此“抛弃”理想。

  近虑与远忧

  雪上加霜的是,理想在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表现。

  今年8月,理想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销量同比下滑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理想汽车交付量累计达到6.04万辆,同比增长100%。

  但进入下半年,风向开始改变。

  今年7月,理想ONE的交付量仅同比增长21%至1.04万辆。8月,理想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至4571辆,同比下滑51%,环比也减少56%。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理想ONE已进入生命周期的末期,竞争力正在丧失,对理想汽车来说,继续生产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甚至会产生亏损。

  作为曾经的爆款车型,理想ONE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路线。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增程式划归插电式混合动力,享受该类别鼓励政策。理想L8、L9同样是增程式混动车型。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认为增程式技术适合SUV产品。“消费者购买SUV车型隐含长途自驾游需求,而纯电动车型充电不如加油便利。”

  使用增程式技术的另一个好处是技术投入相对较低,当然,这也意味着技术门槛较低。

  理想ONE热销后,这一原本并不太被看好的赛道迅速引来大批竞争对手。理想汽车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险局。

  如比亚迪宋PLUS DM-i,平均售价比理想ONE价格低了10万元左右,同样是增程式技术,同样是混动车型,如今常年霸榜SUV市场销量冠军。据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过去的8月,比亚迪宋PLUS DM-i月销36791辆,理想ONE还不及前者的零头。

  后起之秀的压力更让理想汽车寝食难安。

  如华为与赛力斯汽车深度合作孵化出的两款“问界”混动车型,价格分别和理想ONE和理想L9接近,同样是增程式技术。得益于华为的强大软硬件能力和华为粉丝的强大黏性,其中问界M5仅用87天累计交付就破了万辆。问界M7市场表现同样让业界惊叹,仅三天时间,订单就超过了6万辆。

  横向比较,理想汽车也呈颓势。“蔚小理”中,8月蔚来销量破万辆,小鹏汽车近万辆;而“新贵”哪吒汽车、零跑汽车、赛力斯销量均超万辆。

  此外,巨头们也在纷纷入局。2021年,百度和吉利汽车开始合资组建集度汽车,小米也早已入局造车,加上传统车企也在纷纷转战新能源车,未来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市场不等人。由此,便可理解理想为什么急于停产理想ONE,推出新车型了。

  近虑之外,尚有远忧。

  理想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唯一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前7个月,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19.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78.8%。

  纯电动汽车必然是新能源车的主流车型。业界普遍认为,“增程式”终将被纯电动车完全替代。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表示:“从五年周期看,增程式技术仍然具有竞争力。”但5年之后呢?

  感受到危机的理想汽车,目前已开始筹划纯电动车型并计划2023年推向市场。“纯电动汽车将主打高压快充技术路线,试验车型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

  这是要大把烧钱的。为此,理想汽车正在筹集大笔资金。今年6月28日,理想汽车宣布计划增发不超过2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凭证。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理想汽车现金及等价物为536.5亿元。

  而汽车市场的表现传导到资本市场,引发的是股价的下挫。理想汽车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其股价在今年的6月24日创出了历史新高165.3港元,总市值高达3446.5亿港元。但之后就是一路下行。

  特别是今年9月2日和9月6日,理想汽车高管沈亚楠连续减持理想汽车100万股港股,套现金额超9000万,更是引发外界的质疑和“跑路”的传闻。

  9月16日,理想汽车港股报收99.1港元,跌破了100港元的关口。

  而最新数据显示,9月30日,理想汽车跌破90港元,报88.45港元。和6月最高价165.3港元/股相比,如今理想汽车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近50%,市值蒸发近半。

  资本市场的表现进一步放大了理想汽车的“内忧外患”。

  理想L9面市以来即因“断轴”和“悬挂”问题负面缠身。在理想L9上市后不久,理想汽车表示,72小时L9已产生3万订单。但这一公告发布后,理想美股股价却盘前直线跳水,跌近3%,反映出资本市场的信心不足。

  理想汽车似乎也没了最早号称“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的信心。9月26日晚,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预计其2022年第三季度的车辆交付量约为25500辆。此前,在理想汽车半年报中,官方给出的交付指引为27000至29000辆。

  对于交付指引的下降,理想汽车在公告中表示,这主要由供应链限制所导致,公司车辆的潜在需求仍然保持强劲。但有专家指出,所谓的“产能不足”背后实质上是“需求不足”。

  在老车主大规模维权的背景下,当理想汽车将“死忠粉”消耗完毕以后,销量还能达到其预期的“月销破万”吗?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已经意识到,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将越发高度集中,“到2030年,‘赢者通吃’会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重演,理想汽车要力争到2025年占据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两成份额。”

  问题是,没有了粉丝的支持,理想靠什么争夺两成市场份额?需要粉丝鼎力支持,又何苦伤害粉丝?

  究竟会有多少粉丝在逐渐抛弃理想?一切尚需要时间观察。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