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汽车 > 观察 >

中国汽车业“绿色”出口越走越远

2022-01-19        经济参考报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中国汽车业不仅“走出去”脚步越来越远,更在走出一条绿色“双碳”出海之路。

  高品质高售价赢得海外市场

  新年首日,上海外高桥海通码头,百辆产自江苏无锡工厂的上汽大通新能源汽车在这里启程,前往欧洲发达国家市场。

  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说,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海外市场的“香饽饽”,2021年,上汽大通销往欧洲市场的汽车中,90%为新能源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上汽大通的售价都比国内售价高。“中国制造汽车产品力和品牌力的提升,使得现在的中国汽车可以以高品质高售价赢得海外市场认可。”蓝青松说,在挪威市场,EV90 VAN车型售价折合人民币在41万元到50万元之间,相比国内售价近乎翻倍。

  上汽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实现海外总体销量69.7万辆,“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其中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MG和MAXUS全年销售新能源车超过5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将中国绿色“智造”汽车出口到国外的还有外资企业的身影。特斯拉中国介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实现超过16万辆汽车的海外市场交付,满足欧洲、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其中,Model 3在2021年的出口量突破13万辆。

  先进科技和商业模式“复制”海外

  泰国林查班港口,繁忙的港口内,重卡不断进出,和一般的车辆不同的是,这些重卡没有传统驾驶室,“驾驶员”是聪明的AI(人工智能)。

  “相对于最终需要应用到公开路段的乘用车,封闭场景下的商用车在自动驾驶应用上走得更快。”西井科技创始人兼CEO谭黎敏说,瞄准了场景相对封闭、运输路线相对固定、运力缺口长期存在的港口,现在西井科技Q-Truck全时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车队已经在泰国、阿联酋等地的港口商业落地。

  这些创新的全时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不仅装卸效率远超人工,也更加绿色。根据测算,和柴油车相比,在港口运营的每辆电动Q-Truck每年可以减少10.7吨的碳排放,为用户减碳多达66%。截至2021年底,仅林查班港口的自动驾驶车队已经累计作业75500标箱。

  针对商用车电池容量大、充电慢的痛点,西井科技还推出了可以智能换电的自动驾驶重卡。记者在现场看到,仅需6分钟左右,一辆自动驾驶重卡就通过换电站的移动机器人自主更换好电池,而同样运载力的重卡即使使用快充模式,也需要最少2小时的充电时间。谭黎敏说,换电模式的出现,意味着新能源重卡未来将有望从200公里左右的运输场景走向400公里乃至600公里的场景,构建新能源重卡运输服务网络在未来将成为可能。

  “相对海外,中国对新科技的拥抱更加积极,自动驾驶场景落地更快,这就给我们的先进科技和商业模式‘复制’到海外提供了机遇。”谭黎敏说,2021年海外业务占西井科技的三分之一,2022年预计海外业务有望反超国内业务营收,“1月1日开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这对我们‘走出去’将有更大的助力”。

  汽车业全链条绿色智能“出海”

  不仅“走出去”的中国汽车越来越智能、绿色,装运汽车的远洋汽车滚装船也在变得越来越绿色。

  1月17日,上汽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正式签署协议,中船江南造船将为上汽旗下安吉物流“量身定制”2艘LNG双燃料远洋汽车滚装船,预计将在2024年正式投入运营。

  “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以LNG作为船舶动力已是大势所趋,定制滚装船上的LNG储存在容量达到4000立方米的C型双耳罐内,可以满足从中国到南美洲来回一趟70多天的行程。”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民说,定制滚装船可以装载7600台国际标准尺寸乘用车,堪称“巨无霸”。投运后,这两艘船不仅将服务于上汽旗下的汽车“走出去”,也将帮助长城、长安、吉利、东风等中国制造更好走向全球,“2021年中国汽车出海销量几乎翻番,未来也将维持高位增长,新船的投入将很好缓解现有的运力缺口”。

  王泽民介绍,“出海”的汽车产品未来将更多转向电动汽车乃至氢燃料汽车,为此,定制滚装船的13层甲板上专门有4层为这些新能源汽车做了特定的设计,同时船舶还在考虑进行一些智能化的升级,比如智能定位功能将让智能网联汽车“自动”上船“找车位”。

 


新闻推荐